长期以来各工业先进国无不以提高计算机软件生产率作为国家关键技术的重中之重。
本来计算机是为解题而研制的,其模型是自动机(即图灵机或有穷自动机),其最基本特征是状态转换。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冯诺曼体系的本质。自从规范语言及形式化语义理论提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原因是长期找不到一种以逻辑或代数等理论为基础的语义形式化方法表示出状态转换机制。但另一方面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又必须以状态转换方式表示。
唐稚松认为只要作为物质基础的线路元件是脉冲式离散型的,不论硬件体系或程序语言都绝对不可能脱离以状态转换为特征的冯诺曼模型。可是如何以形式化方法表示状态转换机制的语义则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唐稚松首次大胆提出时序逻辑语言XYZ/E的概念,并认为它可以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统一基础。1988年,英国理论家巴林杰与加贝在一篇总结性报告中指出“在将时序逻辑运用与发展于软件工程方面的重要一步是找到可执行的时序逻辑”,并承认XYZ/E是这方面最早的“先驱”。以色列著名计算机理论家A.Pnueli教授1994年第一次访问我国,在仔细询问下参观XYZ系统的演示达数小时之后,说:“过去我对XYZ系统一直很怀疑,认为不可能成功,这次参观后我发现中国人已经成功了。”
目前,XYZ系统已开始进入走向应用与走向世界的阶段。